预防消化性溃疡4原则阻止并发症
美食 2025-04-05 15:29:55 510 0
然而,土耳其爆發釀成4萬5000多人罹難的強震後,曾有人質疑大選是否能如期進行。
以至於甚至沒有人知道,北魏的「宦官之王」宗愛,到底是從哪裡來的。西元432年,世祖拓跋燾的統一戰爭,來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。
上面說了,一開始他們是仿中國邊塞軍制定官。但是慢慢就會混亂了,中國的官職實在太多,一個任務要切給5個官20個員,怎麼號?大白鷺、小白鷺、左白鷺、右白鷺逆?加上拓跋燾的父親,嗣,勇猛善戰開疆拓土,需求大幅增加。萬一拓跋燾走了,阿晃稱帝,宗愛肯定要糟。又或者將軍是三小?帶領一萬騎兵就叫萬騎啊。帝制下最興盛的王朝:「漢」,就是亡於太后與宦官的鬥爭。
文:阿前 南北分裂之北魏皇權進化論(一):「國師」崔浩成功幫助北魏集中兵權,也集中了帝權 南北分裂之北魏皇權進化論(二):藉著北胡蓋吳起義,崔浩引發了北魏太武帝「滅佛」 南北分裂之北魏皇權進化論(三):透過長孫氏派系興衰,看清楚北魏草創期皇權流動 北魏,南北朝時代,北方的第一個王朝。在先前拓跋燾攻破匈奴首都時,所奪取的俘虜。那麼在校外設置吸菸區呢?在無圍牆校園的趨勢下,會不會又成為配合法規的無意義行為? 既然圈地禁菸,就應相對設置吸菸區,有些地方畫紅線區隔禁菸區「但在線外朝線內吞雲吐霧,豈不一樣的意思」,不如直接設置有圍牆之吸菸區。
」或可為公共場所乃至大專院校借鏡。校園禁菸的第三種修正方式——校門口設立菸柱 「校門口設立菸柱」應該是面對史上最嚴《菸害防制法》三讀後除了無做為外最消極的方式,卻也不無問題——假日菸蒂垃圾誰要清?算誰的?滿出來的垃圾誰負責?校園圍牆外的校地算各級學校場所範圍嗎?二手煙外部性何解? 如此無奈的方式,卻也是現今《菸害防制法》下最簡單的處理方式——因為校門口的煙霧瀰漫本就可預期,而設立吸菸柱最起碼減少了菸蒂量(經本校過往吸菸區測試可減少至少三成菸蒂量)、鼓勵同學前往預設好的地點吸菸、減少未熄滅菸蒂延燒整排機車的可能、減少同學抽菸時發生交通意外的可能。以日本新宿車站為例:「因日本京都禁止路上吸菸,因此直接將吸菸區設在車站大門旁,新幹線在月台設置的吸菸室冬天更有暖氣可吹,就連公園都規劃有吸菸區。再從歷史經驗來看,無菸校園可行嗎?答案是不行,香菸具有成癮性且大專院校吸菸人口仍舊存在、吸菸仍是有條件的合法行為。
或是好好再修一次法,在倡議之餘,將配套措施也納入考量,而非成為一廂情願的鄉愿。延伸閱讀 大數據看《菸害防制法》修法:「一禁一管」受矚目,取消校園吸菸區有隱憂 全面禁煙堪稱白癡政策,只會造成「遍地開花」通通抽起來的狀況 諷刺的「吸菸救長照」:台灣要繼續以菸稅作為長照財源嗎?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
要解決?只能期待更多解決方式被提出——透過討論找出校園的最大公約數,乃至於商圈的最大公約數,找出其他因地制宜的配套方法。大學禁菸行不行(上):無菸大學是鼓勵癮君子戒菸,還是變相鼓勵電子煙? 大學禁菸行不行(中):另類校園戒嚴,無菸大學對於癮君子根本就是假議題 前兩篇文章中,我們提到了《菸害防制法》修法對於大專院校的衝擊,以及《菸害防制法》的修法沿革及無菸校園的實施狀況——新版《菸害防制法》除了無法根絕校園菸害外,更可能變相鼓勵吸食電子煙。因此,若擴大解釋大專院校附屬設施歸屬《菸害防制法》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一款的為圖書館、博物館、美術館及其他文化或社會教育機構所在之室外場所,亦扼殺了此項可能(當然也包含了前述的大專院校改列十九條)。關鍵評論網提醒您:吸菸有礙健康。
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然後呢?上述的種種問題還在。如果要解決作者前述的問題,其實只需要將大專院校列入《菸害防制法》第十九條第一項「除吸菸區外,不得吸菸。
學聯的存在本就是為了成為了促進各校交流討論、凝聚共識、精進傳承,與面對影響學生權益的社會議題、相關政策時,做出對話、交流,乃至於發聲的重要平台。筆者也在此呼籲,台灣的大專院校自治團體——自己的權益自己救,共同發聲、點出問題,讓社會大眾正視無菸校園的窒礙難行、正視無菸校園的天馬行空、正視《菸害防制法》三讀通過後消失的「合法控管」
對選舉結果而言,林明溱的敗選給了剛贏得縣長的許淑華和國民黨一大警訊,更是重創黨主席朱立倫,對於侯友宜、郭台銘來說也像是澆了一盆冷水。就選舉結果來看,蔡培慧順利翻盤勝出,在氣勢上確實讓民進黨、讓賴清德有了谷底反彈的契機,但極低的投票率、極小的差距,並沒有重創國民黨。
而侯友宜、郭台銘其實沒有積極輔選,選前之夜侯友宜甚至沒有現身。國民黨自2022基層選舉後一路在幾個補選中持續勝選,但這次在自家選區踢到鐵板,也證明了民意的擺盪仍舊很快,即使是深藍選區,也可以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出現翻盤。從國民黨的角度來看,相較於民進黨已經定於一尊,且亟欲尋找反轉氣勢的契機,這場補選一開始對國民黨、對林明溱本來可以說是「以逸待勞」。事實上,該選區在許淑華之前的第七屆(2008)與第八屆(2012)立委就是後來2015年當選縣長的林明溱。在補選的過程中,兩黨的「大咖」密集投入輔選,提高選戰格局,使得選舉結果自然牽動了兩黨2024總統選舉的聲勢。儘管只是一席立委的補選,但過程中兩黨高度動員,甚至被視為總統提名的代理人戰爭,具有高度的象徵意義。
但因為民進黨與國民黨在2022年地方選舉過後,就著手布局2024年的總統大選,因此這一席的立委補選,對兩黨總統大選的布局,具有起手式象徵意義,也因此成為關注的焦點。國民黨在該選區的經營模式充滿了封建的色彩,沒有世代交替、沒有培養新秀,以至於正當性遭到質疑。
不僅如此,林明溱八年縣長的任期,對南投建設沒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,此次補選,林明溱最初又有意讓兒子林儒彬接棒,家族經營壟斷南投的意圖非常明顯。這樣的結果對民進黨來說當然是氣勢上的順利止跌,但不能視為國民黨全黨潰敗的跡象。
對民進黨來說,2022年地方選舉敗選後,總統蔡英文辭去黨主席,由副總統賴清德接棒。而有意問鼎2024總統大位的要角,在2022地方選後也都開始各自在檯面下鴨子划水,這場補選也牽動國民黨的「大咖」們後續爭取代表國民黨角逐總統大位的布局。
朱立倫受到重創 在選舉過程中,朱立倫因為是黨主席,和選舉結果必然有直接的連動。這樣的布局把南投第二選區壟斷給許、林兩人,縣長與立委輪流當,場景彷彿是花蓮的翻版。而整體的投票率為46.35%,對於一場補選來說已經相當高,具有一定的代表性(這個選區前次補選是2015年的37.07%)。民進黨能否利用此次國民黨提名失敗、自亂陣腳而搶下灘頭堡,然後順利建立基層的支持,有待蔡培慧就職後的努力,更有待民進黨在南投自此投入更多的心力來經營。
從立法院的席次比例來說,因為只有一席,並不會對立法院整體實力的消長產生太大的實質影響。林明溱的私心、國民黨無意栽培新秀,也成為難以動員中間選民、年輕選民,甚至難以說服國民黨地方基層的窘境。
首先,第二選區被視為深藍選區,是現任縣長許淑華留下來的職缺。
深藍選區遭到翻盤,對林明溱、對許淑華、對朱立倫、對國民黨都給了一記當頭棒喝。2024總統大選起手式 此次補選,因第二選區連任兩屆的立委許淑華當選為南投縣長,立委職缺因任期超過一年,依規定舉行補選。
補選的結果,民進黨在縣長選舉失利的蔡培慧以45218票(49.2%得票率),險勝國民黨由縣長卸任轉戰立委的林明溱,得票數為43293票(47.1%得票率),雙方差距僅約2%(1925票)。儘管藍天變綠地,但如果不是前縣長林明溱企圖家族壟斷政治地盤,難以說服藍營基層與中間選民,民進黨是否真的是在選票結構上翻轉此一選區,其實仍存在很大的挑戰。若非林明溱形象糟,民進黨能否獲勝尚有疑慮 另一方面對民進黨而言,從第七屆立委選舉開始,第二選區分別有湯火聖、賴燕雪、蔡煌瑯紛紛投入選舉,本屆則是甫從縣長選舉敗陣下來的蔡培慧出馬,而最終以極小差距險勝。總的來說,賴清德在綠營中的地位和聲勢更加穩固,國民黨自鐵票區敗選,自然沒有人加分,負責操盤的朱立倫則是重創,爭取代表國民黨角逐2024大位,已經是漸行漸遠。
文:沈有忠(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,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) 南投第二選區的立委補選,已於3月4日結束,最終民進黨提名的蔡培慧以1925票險勝國民黨回鍋參選的林明溱,深藍選區變綠地。儘管該選區是藍營的鐵票選區,選前縣長許淑華還請假3天全力輔選,最終動員還是出現疲乏。
Photo Credit: 中央社 藍綠總動員,但未必是藍的全面潰敗 回到大的格局來看,這場補選從一開始就被視為兩黨2024年總統大選的起手式。未來總統大選,兩黨短兵相接,加上民眾黨勢必加入選戰,選舉的變數將更難以預測。
就選區特性來說,從2008立委選舉改制之後,在相對多數決的選舉制度下,南投第二選區,甚至整個南投縣,都已經成為民進黨的艱困選區。而這場補選是賴清德正式擔任黨主席後操盤的第一場地方選舉,自然對「賴主席」是否有能力帶領民進黨止跌回升的指標意義